第36章(第1頁)

華僑飯店的旋轉門轉出一陣香風。楊雪穿着鵝黃色連衣裙,小羊皮高跟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咔咔作響:"蘇小姐,這麼急找我?"

"想請您幫個忙。"蘇晚秋推過去一張清單,"這些香港面料,三天内能到貨嗎?"

楊雪掃了一眼:"喲,都是高檔貨等等,"她突然眯起眼,"這些不是做禮服的料子吧?"

"林志強截胡了我們的的确良。"蘇晚秋直視她的眼睛,"楊小姐說過看不慣他欺負人。"

楊雪塗着丹蔻的手指輕叩桌面,突然笑了:"有意思。我正好認識個做布料進口的英國商人"她從珍珠手包裡取出鋼筆,在清單背面寫下一串号碼,"就說是我介紹的,他要價能便宜兩成。"

離開時,楊雪突然轉身:"對了,表哥最近在查誰給鄭裕成通風報信"她意有所指地看了眼蘇晚秋的挎包,"你那個小本本,最好藏嚴實點。"

當夜,鴻霓服裝廠燈火通明。蘇晚秋站在倉庫裡,面前堆着二十捆剛從香港運到的醋酸纖維布料。這些泛着珍珠光澤的面料比的确良貴四成,但垂感和透氣性更好。

"這這能用嗎?"李桂芝摸着陌生的面料,憂心忡忡。

"媽,您看。"蘇晚秋翻開最新一期《時尚芭莎》,指着某張巴黎時裝周的照片,"明年國際大牌都在用這種料子。我們不僅要用,還要打出高端替代的概念。"

周玉梅清點完庫存,突然驚呼:"晚秋!這些布料花了一萬八,貸款隻剩一點了。"

"值得賭。"蘇晚秋打斷她,轉向正在調試新電風扇的張建軍,"建軍哥,明天開始教女工們用新面料。注意通風,這料子裁切時會有微量甲醛。"

退伍軍人點點頭,獨臂利落地裝好最後一顆螺絲。電扇轉動的瞬間,積壓在車間的悶熱空氣為之一清。周玉梅望着他汗濕的後背,突然紅了臉:"我去煮涼茶"

三天後,縣供銷社主任親自登門。這個平日趾高氣揚的中年人,此刻搓着手站在院子裡,笑容谄媚:"蘇廠長,聽說你們從香港進了批新面料?"

"是有這事。"蘇晚秋故意大聲回答,讓圍觀的村民都聽見,"貴社的的确良我們可用不起咯!"

主任額頭冒汗:"誤會!都是前進廠那邊這樣,我按原價給您調兩百匹庫存,怎麼樣?"

"一百五十匹,按漲價前的價格。"蘇晚秋寸步不讓,"再加三十匹燈芯絨,我就繼續在您這兒進貨。"

當夜,蘇大海蹲在倉庫裡摸着新到的布料,突然開口:"林志強今天去漁船找過我。"

蘇晚秋手裡的本子差點掉地上:"他威脅您?"

"說要聘我當運輸顧問,月薪兩百。"父親冷笑一聲,粗糙的手指撚着香港面料的邊角,"我告訴他,我閨女廠裡的一根線頭,都比他的金表值錢。"

月光透過新裝的玻璃窗,照在父女倆之間的地面上。蘇晚秋發現父親的手在微微發抖——這個在海上搏擊風浪半輩子的漢子,此刻正為她承受着無形的壓力。

"爸"

"這件事别告訴你媽。"蘇大海起身向外走,背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瘦小,"我明天去蛇口看看,聽說那邊新建了布料市場。"

望着父親佝偻的背影,蘇晚秋翻開秘典。在"1983年深圳商業地圖"頁面上,蛇口港的位置正微微發燙,浮現出一行新字:"首批外資面料商入駐,免稅政策即将出台"。

她望向窗外,夜色中的深圳灣波光粼粼。更遠處,建築工地的探照燈刺破夜空,那裡正在建造中國第一座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每一次危機都是轉機,就像母親改衣服時說的——"破洞的地方,繡朵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