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1頁)

"晚秋姐,咱們能不能多做幾件?"小林眨巴着眼睛,"我想給我媽也買一件,她老喊腰疼,這種護腰肯定管用。"

蘇晚秋與鄭雅婷對視一眼,同時笑了:"當然可以,我們正打算批量生産呢!"

三天後,第一批六十套保暖工裝下線。女工們穿上新工裝,工作效率明顯提高。更讓蘇晚秋驚喜的是,來廠裡提貨的客戶看到這款設計,當場就訂了兩百套。

"這種輕便保暖的衣服,在深圳肯定好賣!"客戶摸着樣品連連贊歎,"比軍大衣時髦多了,價格還便宜。"

蘇晚秋卻有了更大膽的想法。她讓鄭雅婷聯系了北方的經銷商,寄去幾套樣品。

"北方?"鄭雅婷有些疑惑,"咱們的設計是針對南方濕冷天氣的,北方那麼冷,能行嗎?"

"所以才要試試。"蘇晚秋解釋道,"如果能在北方市場打開銷路,我們的冬裝系列就多了一條出路。"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北方的反饋比預想的還要好。哈爾濱的經銷商來電,說這種輕便保暖的設計特别适合室内供暖的北方城市,不像傳統棉襖一進屋就熱得穿不住。

"他們建議我們加厚内膽,做成羽絨服的替代品。"鄭雅婷放下電話,難掩興奮,"還說要訂五百套試銷!"

蘇晚秋搖了搖頭,"羽絨服太貴,成本太高。我倒覺得,如果在北方售賣,可以試試雙層蜂窩棉,再加一層防風膜。"

她連夜修改設計,做出了"加強版"保暖工裝,外層是防水的尼龍布,中間兩層蜂窩棉夾着特制的塑料膜,既保暖又防風防水。

樣品寄往北方的第二天,深圳突然迎來一場罕見的寒潮。氣溫驟降到五度,濕冷的空氣讓整個城市瑟瑟發抖。

鴻霓的女工們卻絲毫不受影響,穿着新工裝在溫暖如春的車間裡忙碌着。其他工廠的工人聽說後,紛紛跑來打聽哪裡能買到這種"神奇工裝"。

"晚秋姐,門口又來了幾個問工裝的!"小林興沖沖地跑進辦公室,"是隔壁電子廠的,說願意加價加急買!"

蘇晚秋望向窗外,寒風中排隊的人群搓着手跺着腳,眼中滿是期待。她突然意識到,這款原本隻為解決員工保暖問題的設計,或許能成為鴻霓冬季的主打産品。

鄭雅婷迅速記下要點,突然想到什麼:"要不要申請專利?這種蜂窩夾層結構很容易被仿制。"

"來不及了。"蘇晚秋搖搖頭,"寒潮就這些天,等專利批下來,冬天都過去了。我們要搶的是時間。"

這款融合了傳統绗縫工藝和現代功能需求的設計,或許不夠驚豔,卻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問題。

"有時候,我們的創新不是為了驚豔世界,而是為了讓身邊的人過得更好。"

窗外,深圳的冬日陽光穿透雲層,灑在排隊人群的肩頭。鴻霓的工裝,正溫暖着這座城市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