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列出數十條具體的建議,讓流民用自己的汗水與勞力,換取果腹的糧食與為人的一絲尊嚴。
中策,剿撫匪患。
以黑風寨為引,陳平川提出“甄别、改造、收編”六字方略,将“賊”這一籠統的概念徹底剖開。
他主張化賊為兵,以賊制賊,将匪徒中尚存血性良知、被逼無奈落草者篩選而出,加以整訓,編入行伍。
這既能瞬間壯大地方軍力,又能從内部瓦解匪幫的根基,釜底抽薪。
這也是他當初在黑風寨執行的政策。
中策寫下最後一個字,陳平川稍微休息片刻。
真正的雷霆,在下策!
他筆鋒陡然一轉,字迹變得鋒利如刀,直指病竈的真正根源——土地兼并、賦稅沉重、吏治腐敗!
“官逼民反”四個字,赫然落于紙上!
文末,他以黑風寨周邊的數個州縣為實例,附上了一份簡明扼要卻數據清晰的圖表。
左側是逐年攀升的稅賦,右側是急劇流失的田畝,而中間,是一條觸目驚心、随之暴漲的匪患人數。
這都是陳平川在黑風寨的時候,詳細調研後得出的結果。
數據之詳實,分析之透徹,邏輯之嚴密,在文章的結尾處,圖窮匕見,寒光畢露!
大業朝的變革,迫在眉睫!
當落下最後一筆時,天光已近黃昏,最後一縷殘陽透過狹小的窗格,在陳平川墨迹未幹的試卷上投下一道金色的光斑。
他吹幹墨迹,将自己穿越至今的所有見聞、思考與抱負,都押在了這張薄薄的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