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認識這位叔叔,看到了自然要上前打聲招呼。”孩子找的借口實在是妙挑不出理,你總不能告訴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而眼前人确實見過出于禮貌理當問候。
女老師不能說孩子打招呼的行為不對,平時有教過互相問好,不認識的人跟着長輩見面尚且要問聲好,見過面就算熟識了,更不可能視而不見當空氣。
“我們還有事請自便。”看出不僅僅女老師有話要問,孩子仍未放棄套近乎,所幸離開此地圖個清靜。
“哦,好。”女老師看着對方抱起身邊乖巧的孩子帶着人離開愣了一秒,回過神拉着孩子的手往回走。
孩子心裡老大不樂意奈何目标已經走遠,再想找油頭追上去無異于癡人說夢,頻頻回過頭去張望面露遺憾之色,還什麼都沒有說,連進入正理的機會都被老師攪黃了。
“你在看什麼?”發現孩子總是回頭,順着對方的視線看去女老師發現孩子在看走遠的那四人。
“你怎麼可以脫離隊伍到處瞎跑,萬一遇上不認識的人出意外怎麼辦?”班主任的威嚴遭到孩子挑釁當即沉下臉教訓擅作主張的學生。
“我認識對方。”說了幾遍了沒長耳朵!孩子老大不服氣被數落,“正因為認識保證安全才敢見一面。”又不是沒長腦子,什麼人都能入自已的眼。
“依我看那人跟你父親也未必熟識,不然哪會對熟人的孩子不冷不熱隔着距離!”班主任還未眼瞎到看不出來對方表露的态度,也就孩子窮高興不知分寸。
“才不是!”班主任的話一語戳中孩子的痛腳,死倔着一張臉反駁,“大人之間若不熟識頂多見了面點下頭,哪還用跟陌生人說話。”自欺欺人的話即是為了回擊老師的不當判斷又是為找回心裡的不平衡。
班主任聽後剛想反駁大人之間熟識的程度不是光靠說話的長短來定論,反又想到孩子不一定聽得懂這些,你來我往的越說越亂,遂截斷話題就此打住。
回到隊伍裡被一個班的同學圍住問東問西,有些同學看到老師的行徑都挺好奇,不便問老師出了什麼事,轉過頭問事件中的正主。
孩子被其他同學七嘴八舌的問話吵得頭都炸了,耳邊好似一群鼓噪的鴨子飛過,臉色頓時立變惱火的負氣說不知道。
想知道原因的同學見正主生了怒頗覺莫名其妙,不就是問兩句至于嘛,大白天裡哪有什麼不可說的秘密,被刺的同學心裡不舒服不再逼問離得對方遠遠的,眼神透露出的情緒更像是在看神經病。
終于解決了魔音入耳,孩子轉念尋思要不要還按原有的計劃實施?人都走了不一定會回公司,出來一趟顯然也是為了那個小不點,出了動物園再到哪裡去真沒了音訊要如何找人?
早知道就先學會尋人追蹤的術法,這樣一來哪還用像現在這樣煩躁的直想揪頭發。
今天的行程看梯子沒希望了,明天更沒時間出門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可以有自由空閑?這次見面不順利除了老師出現攪局,再就是目标好似非常不樂意搭理自已,這怎麼可以!
不接觸還總排斥預計的拉近關系策略起不到即定的效果,哪還談得上最終目标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