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1頁)

更何況受害者身為中俄混血,複雜的跨國人際關系,更是讓案情雪上加霜。現在俄國大使館也已經在詢問本案進度情況,刑警隊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

這樁錯綜複雜的案件,就像一場迷霧重重的羅生門,真正的較量或許才剛剛開始。

此時,警局門口的喧鬧聲稍微停歇了一陣,顧昭昭貼着玻璃望去,那烏壓壓的人群絲毫沒有消散的迹象,這些執着的影迷顯然是鐵了心要警方給出個結果,不然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顧昭昭揉着發脹的太陽穴,翻開采訪本快速記錄着:“紀警官,目前案件有什麼具體的偵破方向嗎?”

“你可以問問老沈,”紀烈燃端起白底印花的搪瓷杯,灌了一大口濃茶提神:“昨天唯一的突破就是兇器已經确認了。”

顧昭昭猛地回頭,看向沈慕言:“就是道具箱裡面的那個匕首嗎?”

沈慕言點了點頭,有些無奈道:“沒錯,通過受害者身上的傷口和血液比對,可以确定那把匕首就是造成受害者緻命傷的兇器。”

紀烈燃翻出物證照片裡的兇器,正是道具箱裡本該用來走台的道具匕首。

刀刃上凝結的暗紅血迹與死者頸側的傷口完美吻合,更諷刺的是刀柄還刻着麥克白夫人的台詞:“洗淨這血迹,用這雙手”

顧昭昭震驚不已,這兇手還真的就把兇器堂而皇之的留在案發現場啊?也太猖狂了吧!

她連忙追問道:“那兇器上面有沒有提取到兇手的指紋呢?”

“有,但不完整”紀烈燃頭也不擡的翻閱着手下的筆錄,“正在傳喚劇團的人前來對比指紋,不過将近一百人的指紋對比,指紋樣本也不完整,是項大工程。”

顧昭昭很快理解了她的意思,按這個情況來看,想通過指紋對比來鎖定真兇,恐怕周期會很長,警方目前還是需要更有效的線索和突破口。

會議室的門吱呀呀響了起來,顧昭昭扭頭一看,江灼拎着鐵皮暖壺走了進來。

看到顧昭昭在這裡,他絲毫沒覺得驚訝,隻當做會議室裡沒這個人一樣,在桌子上的一堆檔案裡快速翻找起來。

“現場勘查本在這。”紀烈燃扔過去了一個皺巴巴的本子。

江灼不耐的“啧”了一聲,快速翻閱着,鋼筆尖在“道具箱開啟時間”處重重畫了個圈。

案發前兩小時的值班登記簿顯示,最後接觸道具箱的場務按了指紋,但這個操着東北口音的漢子賭咒發誓說,當時匕首還好好躺在天鵝絨襯布裡。

窗外突然傳來搪瓷缸摔碎的脆響,顧昭昭扒着木窗框往下看。

人群舉着的手繪标語被汗水洇濕,“緝拿真兇”的字迹在日光下暈成淡紅。幾個穿的确良襯衫的年輕人正往警局圍牆上貼大字報,漿糊的味道混着柏油路蒸騰的熱氣,嗆得人直皺眉。

“這些小年輕,比我們當年搞宣傳隊還積極。”江灼彈了彈煙灰,煙頭在鐵皮煙灰缸裡迸出幾點火星,“紀火山,那把匕首的來源查得怎麼樣?”

紀烈燃斜睨了他一眼,沒好氣道:“當着顧記者的面,能不能好好說話?!”

她從文件袋裡抽出張泛黃的發貨單,紙頁邊緣還沾着些許木屑:“查到紅星道具廠了,七九年特制的舞台道具,整個市裡就劇團訂過這套。但倉庫登記顯示,上個月莫名少了一把”

信息量太大,顧昭昭快速記錄着,墨迹邊緣被汗水暈開。

她餘光瞥了一下,注意到檔案夾裡夾着的出入境記錄,死者上周剛從莫斯科返回,行李箱裡除了演出服,還有幾本加密的俄文日記。

當筆尖懸在“跨國”二字上方時,樓下突然爆發新的騷動,人群舉着的大字報寫着猩紅大字:“72小時破案承諾,警方是否在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