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間又是半月過去。
朔方城郊的秘密校場内,殺聲震天。
趙惟立親自督練的“破虜營”已經初具雛形。那一百名精銳士兵,在經曆了嚴酷的訓練和對新式兵甲的磨合後,其戰鬥力相較于半月前,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手中的“陸氏橫刀”,在一次次的劈砍與格擋中,展現出了驚人的耐用性和殺傷力。哪怕是與舊式軍刀對砍,也能輕易崩斷對方的兵器,而自身刃口卻損傷甚微。身上的“陸氏甲片”,更是讓他們在模拟對抗中如虎添翼,面對箭矢和鈍器的攻擊,都能提供有效的防護,大大增強了士兵的生存能力和沖鋒陷陣的勇氣。
士兵們對這身“神兵利器”的信任與依賴與日俱增,眼神中充滿了以往不曾有過的自信與昂揚鬥志。趙惟立看着麾下這支煥然一新的隊伍,心中豪情萬丈,仿佛已經看到了他們将來在戰場上痛擊黑汗蠻夷的場景。
而在城内的軍械總造,同樣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軍械總造總造陸遠的親自規劃和督導下,新的高爐和炒鋼爐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得益于更優化的設計和更熟練的匠人,鋼鐵的産量穩步提升。雖然距離大規模列裝全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供應“破虜營”以及逐步替換部分守城主力部隊的精銳兵甲,已經不成問題。
錢德勝帶領的質檢隊伍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每一爐鋼水,每一件兵器,都經過嚴格的檢驗,确保了“陸氏出品”的優良品質。黑皮則負責總造内部的安保和匠人的管理,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陸遠将現代工廠的部分管理理念,如流水線作業的雛形、工種細分、以及獎懲制度等,也逐步引入到軍械總造的日常生産中,極大地提高了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
趙惟立幾乎每隔兩三日便會親臨軍械總造,一方面是查看兵甲的生産進度,另一方面也是與陸遠商議後續的擴産計劃和“破虜營”的訓練方向。兩人之間的合作愈發緊密,俨然已經形成了牢固的軍事同盟。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朔方城内,知府劉成的眼線如同附骨之疽,始終在暗中窺探着軍械總造和守備軍營的動向。
劉成是個老謀深算的角色,他雖然暫時無法探知“破虜營”和“陸氏神兵”的核心機密,但軍營中頻繁的精銳調動,以及軍械總造那日夜不熄的爐火和日益增多的匠人,都讓他心中的疑慮越來越深。
他開始不動聲色地進行試探。
有時,他會以巡查防務為名,突然造訪軍械總造,試圖從陸遠的言談舉止和總造的生産迹象中發現些蛛絲馬迹。但陸遠早已有所準備,每次都以正在研制新式農具或修繕普通軍備為由,巧妙地搪塞過去。那些核心的煉鋼區域和兵器鍛造車間,更是被陸遠以“涉及機密,非請勿入”為由,婉拒了劉成的“參觀”。
有時,他也會在府衙議事時,旁敲側擊地向趙惟立詢問近期軍中是否有何重大舉措。趙惟立則要麼以“軍務繁忙,操練士卒乃分内之事”含糊應對,要麼幹脆就裝傻充愣,讓劉成空有滿腹狐疑,卻抓不到任何實質性的把柄。
幾次三番的試探無果,劉成雖然心中愈發不滿,但也知道陸遠和趙惟立已然抱團,且行事滴水不漏,輕易動不得他們。他隻能按捺住性子,繼續命令手下加強監視,等待更好的時機。
就在朔方城内部暗流湧動之際,邊境線上也傳來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