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魚火鍋湯底沉着母巢鐘乳石,煮沸時石芯顯露出《本草綱目》的微雕文字。
孩童舉着的糖畫暗藏玄機:雄黃蜜勾勒的蜘蛛遇熱融化,滴入牛乳茶即成解毒飲品。
許莳安被推到主座,面前突然降下藤編吊籃——十八寨各獻一道秘藥。
雷公山藥農獻上蛛絲縫合的止血卷,展開竟是人體穴位圖。
清水江漁娘捧出熒光醬,蘸食後瞳孔暫時能看見蠱蟲蹤迹。
最年邁的司蠱婆婆獻出浸泡本命蠱的酒壇,壇底沉着三顆翡翠色“醫蠱丹“。
“許大夫嘗嘗這個!”采藥少年推來竹制轉盤,每格都是藥材謎題。
猜中三七切片年份,機關彈出止血藥囊;辨别出混在艾草中的毒蛛絲,獎勵驅蟲香包;最難的關卡竟是複原許莳安發明的琉璃注射器模型。
暮色将至時,整座苗疆變成流動的醫書。
少男少女們舉起嵌着夜光蠱蟲的燈籠,在梯田上排列出《神農本草經》圖譜。
當歸圖案由螢火蠱蟲拼成,觸碰燈籠會飄出藥香。
人參輪廓用紅光蛛絲勾勒,絲線末端系着對應病症的藥方簽。
解毒菖蒲竟是孩童舉着綠紗奔跑,紗上熒光粉随着呼吸明滅。
許莳安站在觀星台上,望着漫山遍野的光影藥典。
梯田層疊如書頁,每階都亮着不同的草藥燈。山溪反射月光,在岩壁上投射出《黃帝内經》段落。最高處的神木枝桠間,青年們用火把拼出許莳安研制的疫苗分子式。
溫可夏忽然将霜魄劍浸入聖火鼎,劍身凝出冰紋藥方:“把你的金針給我。”
當她用劍氣在金針刻下苗漢雙文醫諺時,山下突然爆發出歡呼——藥農們将許莳安的手術過程編成了《醫者謠》,正用古老的“刻道”方式在千年神木上鑿刻。
子夜時分,九層柴垛燃起翡翠色火焰。
第一層燒的是淨化後的蠱蟲殘蛻,火星濺落處萌發藥草。
第三層母巢青銅熔成溪流,在祭壇四周凝成抗疫英雄浮雕。
最頂層爆開的蝶形煙花,在空中定格為《人體經絡圖》。
許莳安突然被塞入手感奇特的披風——那件染血的手術袍被改造成苗疆聖物:
血迹化作銀線刺繡的蓮花,每片花瓣都是治愈者姓氏縮寫。撕裂處用青銅齒輪補綴,轉動時會發出驅蠱鈴般的清響。内襯縫着三千個祝福袋,每個都裝着患者痊愈時剪下的衣角布。
當他披上戰袍加入《回春舞》,奇迹發生了:
篝火中騰起萬千蠱神蝶,藍翼拂過溫可夏肩傷,焦痂脫落露出藤紋肌膚。
老者們佝偻的腰背在蝶粉中挺直,關節響動如古樹逢春。
連母巢廢墟都開出星形白花,遇血則變警示紅,遇藥香轉治愈青。
月光掠過溫可夏鎖骨的金綠葉脈時,許莳安突然想起——那夜古柏靈根上的祝由文,與此刻她新生的藤紋竟是鏡像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