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眼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宋安民說過,‘引線人’的指令,除了聲紋,還會伴随特定的‘信物’。那枚黃銅戒指,就是‘織網者’的信物!或許,這個短距離發射器,就是用來接收某種與戒指相關的信号,或者配合戒指使用的!”
技術組負責人聽到這裡,眼睛猛地一亮:“林總工的意思是,這個發射器,可能是在接收到某種特定的、與戒指相關的信号後,才會觸發後續的行動?或者,它本身就是用來發射某種隻有持有戒指的人才能接收到的信号?”
“沒錯!”
林逸點頭,“我們已經對那枚黃銅戒指進行了深入研究,雖然無法完全破譯,但我們掌握了它的材質成分和内側符号的一些特征。或許,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特征,制造一個‘假信号’,一個隻有陳建國――或者其他持有類似戒指的‘織網者’成員——能夠識别的‘觸發信号’!”
這是一個基于對“織網者”聯絡方式的逆向工程!
如果成功,他們就能在不驚動“引線人”的情況下,直接引出陳建國,甚至順藤摸瓜,找到青銅器!
“風險依然很高。”
李衛民謹慎地說道,“我們對‘織網者’的了解太少,一旦判斷失誤,後果不堪設想。”
“但我們沒有時間了。”
林逸語氣堅定,“‘西北青銅啟動’這幾個字就像懸在我們頭頂的刀。我們必須主動出擊,阻止他們的計劃!”
最終,經過反複推敲和論證,一個針對陳建國的“觸發”計劃被制定出來。
技術組将根據那枚黃銅戒指的材質和符号特征,制造一個能夠發射特定頻率和波形的“假信号”。
這個信号,将通過那個繳獲的微型發射器,在博物館内部悄悄發射。
如果陳建國确實是“織網者”成員,并且他的行動需要接收到某種特定信号,那麼這個“假信号”,很可能會觸發他的反應,讓他暴露青銅器的下落,或者引出他的同夥。
“計劃代号:‘引蛇出洞’。”
林逸沉聲道,“所有人員,進入最高戒備狀态!一旦信号發射,陳建國出現任何異常舉動,立刻進行控制!務必活捉,确保青銅器的安全!”
一場無聲的博弈,在國家曆史博物館内部悄然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