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山癱坐在地上,這才感到渾身酸痛,眼皮重如千斤。但他不敢睡,隻是靠在草棚邊,看着妻子和女兒們。這一刻,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小滿的病情漸漸好轉,林家的生活也慢慢步入正軌。他們在營地邊緣搭了個更結實的草棚,還用編草鞋掙的錢買了口舊鐵鍋。林大山依舊每天去挖渠,林氏接的縫補活越來越多,林小草的草鞋手藝進步神速,甚至有人專程來訂購。周翠花成了營地裡的"大夫",不僅接生,還能治些小病小痛。
然而好景不長。半月後傍晚,林大山下工回來,發現營地氣氛凝重。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怎麼了?"他問正在編草鞋的林小草。
"粥棚要關了。"女兒擡頭,小臉上滿是憂慮,"聽說明天是最後一天施粥。"
林大山心頭一沉。雖然他們家這些天已經不太依賴粥棚,雖然上次的老丈說粥棚三天後關了,但粥棚還是斷斷續續開到了現在。
對大多數流民來說,那是唯一的食物來源。粥棚一關,不知多少人要挨餓。
"還有别的消息嗎?"他低聲問。
林小草點點頭:"聽說南邊來了批流寇,專搶逃荒的。官府派人去剿,結果大敗而歸"她壓低聲音,"有人說,流寇下一步就要來青林鎮了。"
林大山皺起眉頭。這可不是好消息。流寇比強盜還兇殘,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如果真來青林鎮
"爹,我們要走嗎?"林小草問,眼睛裡滿是恐懼。
林大山摸摸女兒的頭:"别怕,有爹在。"
那晚,林家開了個家庭會議。小滿已經痊愈,正躺在陳秀紅懷裡玩自己的腳丫。林小草專注地編着草鞋,耳朵卻豎得老高。
"情況不妙。"林大山直截了當地說,"粥棚要關,流寇要來,青林鎮待不下去了。"
"往哪兒走?"陳秀紅問,手不自覺地摟緊了小滿。
"往南。"周翠花開口,"翻過青林山,聽說那邊年景好些。"
"山路險峻,帶着孩子"林氏憂心忡忡。
"總比留在這兒等死強。"周翠花堅定地說,"我打聽過了,青林山那邊有個大鎮叫白河鎮,沒遭旱災,正招佃戶墾荒。"
林大山和妻子對視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決心。
"收拾東西,後天一早就走。"林大山拍闆,"明天我去把工錢結了,再買些糧食路上吃。"
夜深了,林小草卻睡不着。她悄悄爬起來,借着草棚縫隙透過來的月光看着熟睡的家人:父親鼾聲如雷,累極了的樣子;母親懷裡摟着小滿,不時在夢中輕拍;奶奶睡在最外面,像個守護神。
她輕手輕腳地拿出沒編完的草鞋,繼續工作。多編一雙,就多一文錢。多一文錢,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