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1頁)

林大山搭的省柴竈果然好使,六七個蒸籠同時上汽,濃郁的肉香飄得半個村子都能聞到。趙鐵匠樂得合不攏嘴,逢人就誇:"這竈台是林家兄弟的手藝,了不得!"他拍着林大山的背,聲音洪亮得能讓樹上的麻雀驚飛,"以後村裡誰家辦事,都得請你去搭竈!"

宴席開始前,林小草被趙家嬸子拉去給新娘子"開臉"。這是當地習俗,由未婚女子用彩線給新娘絞去臉上的汗毛,寓意開啟新生活。新娘子羞答答地坐在貼着"囍"字的炕上,周圍擠滿了看熱鬧的姑娘媳婦。

"輕點疼"新娘子柳小娥小聲嘀咕。她不過十六七歲年紀,圓潤的臉蛋因為緊張而泛着紅暈。

林小草手法輕柔,一邊絞一邊念着陳秀紅昨晚教的吉祥話:"一線開面,夫妻恩愛;二線開面,早生貴子"彩線在她指間翻飛,像一隻靈巧的蝴蝶。

屋外突然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歡呼——新郎官接親回來了!小滿吓得一頭紮進周翠花懷裡,又忍不住從指縫裡偷看。新娘子被紅蓋頭遮得嚴嚴實實,由新郎牽着走進堂屋。司儀是村裡最有學問的鄭老先生,他拖着長腔唱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宴席開了十幾桌,趙家庭院擠得滿滿當當。讓林家人受寵若驚的是,他們被安排在了主桌旁邊——這可是上賓的位置。一道道硬菜端上來:油光發亮的紅燒肉、金黃酥脆的炖雞、雪白鮮嫩的蒸魚、圓潤飽滿的四喜丸子小滿看得眼睛都直了,小手指着丸子:"要要那個圓圓的!"

"這孩子真讨喜!"趙鐵匠的嶽母劉老太太笑得見牙不見眼,夾了個最大的丸子放到小滿碗裡,"多吃點,長得快!"她又給周翠花斟了杯自家釀的米酒,"老姐姐,咱倆可得好好喝一杯!"

酒過三巡,氣氛越發活躍。有人起哄讓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有人提議讓趙鐵匠表演打鐵花。趁着酒興,趙鐵匠真的端來一鍋熔化的鐵水,用木闆猛地一擊——刹那間,千萬點金紅色的火花在空中綻放,如同天上的星星墜入人間。小滿驚得張大嘴巴,連手裡的丸子都忘了吃。

觥籌交錯間,隔閡如冰雪消融。林小草發現,原來村裡人早就把他們當成了自己人,隻是他們自己一直關起門過日子,沒察覺罷了。李桂花的女兒拉着她的手,非要她教認草藥;王木匠的兒子纏着林大山講走镖的故事;就連向來眼高于頂的鄭老先生,也主動跟周翠花聊起了草藥經。

宴席散後,林家人幫着收拾碗筷、打掃院子,一直忙到日頭西斜。趙鐵匠送他們到門口,硬塞給林大山一包上好的煙絲:"兄弟,以後常來坐坐。我那兒還有幾塊好鐵,給你打把趁手的柴刀!"

回家的路上,夕陽将五個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小滿已經在周翠花懷裡睡着了,手裡還攥着喜糖。林大山和陳秀紅走在後面,看着前面蹦蹦跳跳的林小草和抱着孩子的母親,不約而同地露出了笑容。

"當家的,"陳秀紅輕聲說,"咱們算是紮下根了吧?"

林大山沒有回答,隻是握緊了妻子的手。遠處,趙家門前的紅燈籠在暮色中格外明亮,像一顆溫暖的心,跳動在臘月的寒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