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第1頁)

馬車轉過一個山坳,泾縣終于出現在眼前。那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城牆不高,卻透着股親切的氣息。城門上方,“泾縣”兩個大字已經斑駁,卻依然清晰。

陳秀紅百感交集,哭了出來:“回來了終于回來了”

小滿好奇地東張西望:“娘,這就是咱們的新家嗎?”

林小草深吸一口氣,握緊妹妹的手:“對,這就是我們的新家。”

馬車緩緩駛入城門,消失在熙攘的街市中。而在千裡之外的京城,林大山正為保住官位四處奔走,全然不知妻女已離他而去,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林小草她們沒有急着回鄉要回土地,她知道她們現在人微言輕,又都是女子,很難說服衆人。所以林小草用她當太醫時的俸祿在泾縣租了一間屋子,開醫館。開一間女子醫館。

泾縣的早市剛開張,街角的“青囊醫館”就已經卸下了門闆。林小草将一塊嶄新的木牌挂在門前,上面工整地寫着:“專治婦人諸疾,兼收女徒”。

“姐姐,歪了!”小滿踮着腳指指點點。

林小草笑着調整木牌角度:“現在呢?”

“正啦!”小滿拍手雀躍,頭上的小辮子跟着一甩一甩。回到泾縣後,她終于能穿回女裝,不用再扮男孩子了。

陳秀紅從内室出來,手裡捧着一盆剛洗好的紗布:“小草,這些放哪兒?”

“擱診室架子上就行。”林小草接過盆子,聞到一股陽光的味道,“娘,您又天沒亮就起來洗東西了?”

“睡不着。”陳秀紅擦了擦手,望向門外逐漸熱鬧起來的街市,“今兒個會有人來嗎?”

這是醫館開張的第七天,前六日隻有零星幾個膽大的婦人來瞧些小毛病。泾縣民風保守,對女子行醫還是半信半疑。

“會有的。”林小草整理着藥櫃,語氣堅定,“慢慢來。”

她取出一包銀針,小心地擦拭。這是沈瀾,還有周清荷送的,從京城帶出來的為數不多的貴重物品之一。

“小草!”陳秀紅突然壓低聲音,“來人了!”

門外站着個四十出頭的婦人,衣衫簡樸,面色憔悴,正猶豫地打量着門牌。

林小草立刻迎上去:“這位大嫂,可是要看診?”

婦人警惕地四下看看,确認沒人注意,才快步走進醫館:“你真是女大夫?”

“如假包換。”林小草微笑,“大嫂哪裡不适?”

婦人支支吾吾半天,才紅着臉說清了症狀,經期不調,腹痛難忍,看了幾個郎中都無效。

林小草仔細診脈後,心中已有判斷:“氣血兩虛,兼有寒濕。我給您開個方子,三劑見效。”

她一邊寫方子,一邊耐心解釋每種藥材的功效和煎煮方法。婦人聽得連連點頭,眼中的疑慮漸漸消散。

“林大夫,您這手藝跟誰學的?”婦人忍不住問道。

“我祖母啟蒙的我,後來又跟着師傅學了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