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沒想到,她情緒一下就失控了。”
這話說得,好像真是我砸了瓶子。
張明歎了口氣,臉上滿是疲憊和心酸,一個為姐姐操碎了心的弟弟形象,瞬間躍然紙上。
“警察先生,我們真的是關心她,怕她走錯路啊。”
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邏輯清晰,态度誠懇到了極點。
一個價值八百萬的古董花瓶,和一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甚至被認為是“撿破爛”的年輕女孩。
一個情緒激動、開口就要報警抓媽的“女兒”。
一個通情達理、滿心為姐姐着想卻被誤解的“弟弟”。
這兩者之間的巨大反差,本身就帶着一種天然的說服力。
剛才還因為我的話而有所動搖的鄰居們,此刻看我的眼神徹底變了。
那裡面有恍然大悟,有同情,有憐憫,甚至還有一絲不易察察的鄙夷。
原來是個腦子有問題的可憐孩子。
怪不得會做出報警抓媽這種事。
我的憤怒,我的道理,我所有的反抗。
在“你精神有問題”這頂帽子下,都變成了一個笑話,變成了我“病情發作”的證據。
張明隻用了幾句話,就将我打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将他母親的罪行,粉飾成了“關心則亂”的愛。
“警官先生,在我開口之前,想請你們先看一段監控視頻。”
我點開手機相冊播放給兩位警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