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最慢一次是隔了快半小時回的,這次超時了都沒動靜,應該是有什麼事。
陳子輕把手機放床頭,他要睡了,又拿過手機發一條:你标注的那行經文講的是,昨天沒有意義了,明天要等到明天才能賦予意義,最重要的是今天,抓住今天就好,對嗎?
沒想等網友回,陳子輕發了就躺下睡覺。
沒過兩分鐘,手機“叮”一聲響,屏幕在黑暗中散發着刺眼的光亮,陳子輕翻身夠到手裡查看。
吃齋念佛半年:對。
隻有一個字,網友似乎心情不佳,陳子輕如常道了晚安,對方卻和他聊了起來,問他今天有沒有什麼傷神的事。
聊了一會,陳子輕忍不住找網友提謝浮,想看看對方能不能分析出點名堂。
陳子輕:我有個室友,他情緒不穩定,一會情一會陰的,而且他很喜歡笑,那是他最常露出來的表情,可是我不太能确定他是不是發自内心的,他眼睛是那種桃花形狀的,你知道的吧,稍微一彎就有很大的笑意,具有欺騙性。
吃齋念佛半年多:你的室友對你動過手?
陳子輕撇嘴,謝浮那個人捉摸不透,有時說話會戳他心窩,把他氣得說不出話來就輕飄飄地道個歉,他要是不原諒,等他的就是發神經的謝浮,他發了三個字過去:那沒有。
吃齋念佛半年多:人具有多樣性,每一面都和成長經曆有關,是必然存在的。
陳子輕:我知道。
吃齋念佛半年多:你的情況很好解決,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搬家。
陳子輕:搬家?我不好搬,我就是有點怕。
吃齋念佛半年:怕什麼?
陳子輕:說不清楚,心理上的。
吃齋念佛半年:你可以試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室友。
陳子輕:以後再說吧,我暫時沒有時間。
淩晨一點多,謝家三口坐在一起,隻打了一盞壁燈,三人面上的神情都不清晰。
這個場景在旁人看來尤為瘆人,他們當事人習以為常。
謝浮說了這場家庭會議的目的。
書房寂靜幾秒,謝母激動地站起來,她怕孩子多想就迅速坐回去,整理一下到現在都沒松解的發髻:“兒子,你真的要接受我跟你爸的意見了嗎?”
謝浮沒回答,隻說:“他怕我。”
謝母跟謝父對視一眼,一個“怕”字就讓偏執的兒子改變了主意。
謝浮咬緊了牙關冷笑:“我不能讓他怕我。”
氣氛太壓抑,謝母溫柔地說:“媽媽沒發現小顧怕你啊,你寫毛筆字的時候,他看得不知多投入。”
謝浮徒然沉下臉,您錯了,他不是看我。
您的兒子隻是個替身。
謝浮沒有将這番話說出來,他說了,他媽會在背地裡做小動作給他的人使絆子。
就像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