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8頁)

  “沒有水路”許七安表達了疑惑。

  “本來是有的,雲州與青州有一條支流相連,但十幾年前,河水忽然改道。”姜律中解釋。

  改道了啊許七安緩緩點頭。

  水利工程從古至今都是一個讓朝廷頭疼的問題,時不時的泛濫,時不時的改道。即使在前世,洪災依舊令人頭疼。這男人改道還好,頂多穿腸過肚。河水一旦改道,危害千裡,百姓遭殃。

  這時,前方升起一道黑煙,許七安極力遠眺,發現是一艘小船停靠在岸邊,幾個人正在燒着貨物。

  “這是怎麼回事為何要燃燒貨物”許七安沉聲道。

  他的第一反應是有人為非作歹,毀壞商家貨物。

  姜律中看了幾眼,恍然道:“一般這種情況,是商家不打算過榷關,燒了貨物準備返航。”

  “馬上就到京城了,為何要這般”許七安不理解。

  “呵,朝廷在運河設置重重榷關,每過一關,便交一次稅。交着交着,很多商家就會發現,即使到了目的地,賣出貨物,賺取的銀子還不夠交稅。所以幹脆燒了貨物返航,因為你若載着貨物,返航時還得再交一次稅。空船則不需要。”姜律中感慨道:

  “沿河焚燒貨物,這是常有的事。”

  “吃相竟如此難看。”許七安揚眉。

  “還有更難看的,因為小商家負擔不起漕運關稅,隻能依靠漕運商會,那些商會會把貨物低價吞下來,再高價賣出去。就拿你曾經在太康縣接手過的硝石礦舉例,當地灰戶采石燒灰,京城吃不下那麼大的量,便隻能運到各州販賣,但關稅那麼重,他們無力承擔。

  “商會就趁機低價收購石灰,通過自己的渠道運送出去,灰戶們隻能得一成,甚至更少的利。勉強果腹。

  “這背後牽扯的利益難以想象,即使是魏公也顧慮重重。”

  許七安沉默了。

  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元景帝修道煉丹,開銷巨大,而這些銀子并不是從戶部走,都是他自己的小金庫提供的開支。

  那麼,元景帝哪有這麼多銀子供他瘋狂撒币

  他沒問這個問題,回到船艙吐納,恢複精力。接近午時,已經餓的饑腸辘辘。

  出了房間,聽見甲闆熱鬧的攀談,原來是船工網上來許多肥美的河魚,撒在甲闆上,活蹦亂跳。

  由姜律中帶頭,宋廷風等二十名銅鑼在一旁湊熱鬧,欣喜中午有鮮魚湯喝。

  本次帶隊的巡撫,聞聲出來,皺着眉頭。

  他是都察院的佥都禦史,正四品官員,在大奉官場,巡撫通常都是由禦史擔任,權力極大。

  都察院是魏淵掌控着的,大青衣還有一個官銜,叫左都禦史,正二品。

  這位可以說是自己人的禦史一上午都在暈船,頭暈眼花,正休息着,被這群武夫給吵醒,心裡甚是不悅。

  “給巡撫大人挑幾條最肥的河魚炖湯。”姜律中笑道。

  留着山羊須,氣質儒雅的巡撫大人擺擺手,眉頭緊皺:“河魚腥味太重,本官沒有胃口。”

  拒絕了姜律中好意後,他不悅的掃視着銅鑼們,“都安靜些,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說完,面帶躁意的回了船艙。

  “啧啧,讀書人身子骨就是弱,這就經受不住了。”一位銅鑼調侃,被姜律中瞪了一眼。

  有鮮魚湯喝正好放一些雞精調味饑腸辘辘的許七安對午飯充滿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