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元景帝盤坐蒲團,半阖着眼,淡淡道:“刺客抓住沒有”
老太監搖頭,恭聲道:“沒有消息傳來。”
“既抓不住,便不需抓了。”
元景帝睜開眼,笑容中透着冷厲,卻是一副感慨的語氣:“這朝堂之上,也就魏淵和王貞文有點意思,其他人都差了些。”
老太監低着頭,不作評價,也不敢評價。
元景帝繼續道:“派人出宮,給名單上那些人帶話,不必招搖,但也不用小心翼翼。”
頓了頓,他接着說道:“通知内閣,朕明日于禦書房,召集諸公議事。商讨淮王屠城案。”
老太監呼吸急促了一下,道:“是”
第382章
開幕(二)
鎮北王屍體運回京城的第五天,寅時,天色一片漆黑。
午門外,一盞盞石燈裡,蠟燭搖曳着橘色的火光,與兩列禁軍手持的火把交相輝映。
群臣們于清涼的風中,齊聚在午門,默默等待着早朝。偶有相熟的官員低頭交談,竊竊私語,總體保持着肅靜。
官員們仿佛憋着一股氣,膨脹着,卻又内斂着,等待機會炸開。
“咚咚咚”
天光微亮時,午門的城樓上,鼓聲敲響。
文武百官默契的排好隊伍,在緩緩敞開的宮門裡,依次進入。
金銮殿
四品及以上的官員踏入大殿,靜默的等待一刻鐘,身穿道袍的元景帝姗姗來遲。
多日不見,這位華發轉烏的皇帝,憔悴了幾分,眼袋浮腫,雙眼布滿血絲。充分的展現出一位痛失胞弟的兄長,該有的形象。
文官們吃了一驚,要知道,陛下最注重養生,保養龍體,自修道以來,身體健康,氣色紅潤。
何曾有過這般憔悴模樣
不少人無聲對視,心裡一凜。
老太監看了一眼元景帝,朗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楚州布政使,鄭興懷大步出列,行至諸公之前,作揖,沉聲道:
“啟禀陛下,楚州總兵淮王,勾結巫神教和地宗道首,為一己之私,晉升二品,屠戮雲州城三十八萬百姓。自大奉開國以來,此暴行絕無僅有,天人共憤。請陛下将淮王貶為庶民,頭顱懸城三日,祭奠三十八萬條冤魂昭告天下。”
元景帝深深看着他,面無表情。
令人意外的是,面對沉默中蘊含怒火的皇帝,楚州布政使鄭興懷,毫不畏懼,悍然對視。
這時,王首輔随之出列,恭聲道:
“淮王此舉,天怒人怨,京城早已鬧的沸沸揚揚。楚州民風彪悍,若是不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恐生民變,請陛下将淮王貶為庶民,頭顱懸城三日,祭奠楚州城三十八萬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