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9頁)

  如果陛下能再擂鼓相送,那該多好!

  當年的那一批老人,心裡由衷的想。

  隻是陛下不是當年的那位明君,當時的元景帝,英明神武,勤于政務,一掃先帝時期的沉疴。

  現在的陛下,沉迷修道,惰政多年。

  早已物是人非。和順小說

  城頭上,以王貞文為首的文官,以幾位公爵為首的武将,以及以太子為首的宗室們,在城頭一字排開,默默注視着下方寬敞主幹道盡頭,緩緩而來的隊伍。

  “想當年,魏淵出征,陛下親自登上城頭,擂鼓相送。才使得京城上下,萬衆一心。”王貞文感慨道。

  經曆過山海關戰役的老臣們,微微恍惚。

  “我說為何城頭無人敲鼓,原來是無人再有資格。”兵部尚書恍然道。

  二十年前,他還不是京官,在外地任職。

  聞言,太子、四皇子等人,眼神微熱,如果能效仿父皇當年,擂鼓送行,那将大出風頭。

  不過,大部分宗室隻是随便想想,不敢真的這麼做。

  現場能做這件事的,隻有兩個人,一位是東宮太子,一位是皇後所出的嫡子四皇子。

  太子身邊,穿着火紅宮裝的臨安,抿了抿嘴,想象着那副畫面,一時間有些癡了:

  “父皇當年,一定英姿無雙。”

  好想再看父皇擂鼓送行的場面。

  懷慶亦是露出了些許期待,什麼是萬衆矚目,光芒萬丈?

  金榜題名的狀元騎馬遊街算一個,詩會上作出傳世名作也算,此時的魏淵算一個,當年父皇穿龍袍登城頭,為萬軍擂鼓,也算一個。

  太子和四皇子有些意動。

  “既然父皇不來,那本宮就親自擂鼓,大軍出征,豈能無人擊鼓?”太子興沖沖道。

  他知道這麼做會有一定的僭越,但這種事畢竟不是禮制上的禁忌,即使父皇知道了,頂多也是不悅。而他能博取巨大的聲望。

  權衡之後,太子便有些躍躍欲試。

  四皇子皺了皺眉,正要反駁,便聽懷慶傳音道:“四哥,你的資格不夠。”

  四皇子惱怒傳音:“那誰還有資格?”

  說起來,四皇子在一衆皇子裡,算是相當出類拔萃的,他是七品武者。

  懷慶搖搖頭,沒有回答。

  “太子殿下!”

  王貞文攔了一下,擋住太子走向大鼓的路,溫言道:

  “于身份而言,您這樣做不妥當,會惹陛下不快。于名望而言,你缺了點資格。于魏淵而言,您還是缺了些資格。”

  太子皺了皺眉:“那依首輔大人來看,誰有資格?”

  王貞文目光掠過他的肩膀,看向台階處,笑了起來:“有資格的人來了。”